
热点新闻
赣州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建设
近日,我市发布《赣州市创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以八大细分领域为要点,组织实施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质量品牌标准提升、制造业人才提升、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绿色制造六大重点工程,全面推进特色首位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围绕“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要求和目标,赣州将从发展环境、金融服务、要素配置、财政资金等领域,构建与试点示范要求相匹配、重点任务实施需求相适应的产业配套政策保障体系。
根据《实施方案》,我市将围绕“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以资源主导型城市转型升级为主线,突出“两城两谷一带”(新能源汽车科技城、南康现代家具城、中国稀金谷、青峰药谷以及赣粤电子信息产业带)建设,实施六大重点工程,着力构建新型制造、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政策保障四大体系,努力建设创新活力足、质量效益好、可持续发展的制造强市。通过3年建设,到2020年,全市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将达到显著效果,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全面推进,构建起优势突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内生动力较强的先进制造业体系,成为全国革命老区中率先崛起的制造强市;力争到2025年,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和先进制造发展代表城市,建成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实施方案》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赣州将充分发挥产业基础优势,把握产业发展新趋势,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重点培育新能源汽车及配套、生物制药、电子信息三大战略新兴产业,做强做优稀土、钨为代表的稀有金属新材料及家具两大千亿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各县(市、区)提升发展纺织服装、绿色食品、氟盐化工、机电制造、新型建材等特色首位产业;积极培育个性化定制、工业设计、服务外包、现代物流、检验检测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努力打造形成新型制造业体系。未来3年(2018年-2020年),重点将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制备、现代家居、稀土永磁材料及中重稀土开发应用、钨高性能粉体与硬质合金、生物医药和大健康医疗、智能终端及电子元器件、物联网与大数据及软件服务产业等八大细分行业为主攻方向,全面推进全市制造业转型升级。 (杨小平 记者罗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