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热点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热点新闻 > 文章详细

赣州十三五规划纲要发布 赣县撤县设区

编辑:客家新闻网 | 发布时间:2016-04-05 | 访问人数:1573

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日前发布。规划纲要回顾了我市“十二五”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发展目标。规划纲要是依据《中共赣州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市委、市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指导赣州未来五年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广大干部群众共同的行动纲领,是编制各级各类规划和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必须认真分析当前我市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有利条件,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发展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积极应对未来发展面临的困难压力,切实抓住和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坚定信心决心,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全力主攻工业

以优势产业为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加快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工业经济高端化、智能化、聚集化、品牌化,构建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环境友好、市场竞争力强的新型工业体系。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00亿元。

增强中心城区核心引领作用。依托章贡区、赣州经开区、南康区、赣县为主的中心城区,以赣州经开区、综合保税区、高新区为龙头,打造新能源汽车及配套、稀有金属、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型家具、高端装备与大型成套设备等产业集聚板块,建设科教创新服务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产城高度融合,宜居、宜业、宜游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

中心城区框架路网工程:建设文明大道—迎宾大道—飞翔大道(延伸至唐江)、赣南大道—兴国路—武陵大道—城西大道(南康机场快速路)、东江源大道(兴国路至迎宾大道段)、蓉江三路—黄金大道、南康机场路等快速路,客家大道及西延线、红旗大道及东西延长线、东桥路—张家围路—赞贤路—黄金路、东阳山路—长征大道—赣南大道、京九路—和谐大道、虔东大道及东西延长线、创业路、蓉江四路、蓉江五路、蓉江六路、康唐线、赣康路—金东路、金潭大道、工业路—蓉江一路、旭日路—湖边大道、金岭路及西延线、赣南大道延伸线、城西大道延伸线等交通性主干路。

中心城区畅通工程:实施红旗大桥、蟠龙大桥建设等项目,重点对河套老城区和章江新区交通拥堵节点进行优化改造。

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加快赣州都市区和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提升赣州都市区承载能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联动发展崇义、大余、信丰、于都和兴国,形成辐射带动全市发展的都市空间体系。完成赣县撤县设区,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与赣县、上犹县同城化进程,积极构建中心城市大格局。加快章江新区繁荣发展,高标准推进蓉江新城、高铁新区建设,协同推进西城区、水东组团、水西组团、沙河组团、沙石组团、东山新区建设,到2020年,中心城市城镇人口达210万。加强城市道路建设,构建以快速路和交通性主干路为主体的立体框架性路网,建成赣州西站与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运站等其他交通节点之间的快速通道。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和综合防护能力建设,科学规划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统筹推进供排水、供电、供气、通信、环卫、公共停车场、地下综合管廊、充电桩、加气站、应急避难场所等建设。优化城市教育、体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加强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积极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海绵城市、绿色生态城区。大力推进河套老城区改造提升,畅通大桥大路,疏通小街小巷,打造交通微循环网络,改善交通硬件环境,优化交通管控,有效解决老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加快实施历史文化、传统风貌街区和特色街道修缮整治工程。开展城市设计,塑造城市形象。全面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网格化、智能化、法治化、精细化长效机制。

推进东部城镇群、南部城镇群和瑞金、龙南次中心城市建设。发挥东部城镇群、南部城镇群毗邻海西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的优势,培育市域次增长极,形成支撑赣闽合作、赣粤合作的门户区域。加强瑞金、龙南次中心城市建设,推进龙南撤县设市,大力发展都市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强化与中心城市的经贸联系和产业对接,发挥次中心城市的中转、聚集和扩散作用,打造区域性生产和生活服务中心,带动城镇群整体发展。

积极推进旅游大发展

打造“一核三区”旅游发展格局,建设涵盖章贡区、南康区、赣县的宋城文化旅游核心区,涵盖瑞金、宁都、石城、会昌、于都、兴国的红色旅游区,涵盖上犹、崇义、大余的生态休闲度假区,涵盖安远、龙南、信丰、寻乌、全南、定南的客家文化旅游区,做强红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摇篮、绿色家园等旅游品牌,力争旅游总收入突破千亿元,建设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休闲度假后花园。

建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坚持以现代交通为先导,统筹推进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建设,促进交通运输由“跟跑型”向“引领型”转变,实现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零距离换乘和无缝化衔接,建成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推进铁路“三大通道”建设。加快高速铁路建设,2019年建成通车昌赣深客运专线,打通赣州“贯南通北”的快捷客运通道。建设吉永泉铁路、鹰瑞梅铁路,打通连接福建泉州港、广东潮汕地区的出海通道。推进渝长厦快速铁路长赣段、赣郴铁路建设,打通对接成渝经济区、“一带一路”西南桥头堡的西南通道。高标准建设赣州西客站,实施西客站南北广场综合开发,把赣州西客站建成区域综合客运枢纽站。到2020年,力争全市铁路建设及运营里程达到1300公里以上,其中快速铁路突破400公里,形成“一纵一横”十字型快速铁路⑥和“两纵两横”普通铁路网⑦,打造赣州至周边重要经济区中心城市“2小时高铁圈”。

⑥“一纵一横”十字型快速铁路:一纵:昌赣深客运专线;一横:渝长厦快速铁路长赣段。

⑦“两纵两横”普通铁路网:两纵:京九铁路、鹰瑞梅铁路;两横:韶(郴)赣龙铁路、吉永泉铁路。

加快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建设兴赣、宁定等高速公路和一批互通及连接线工程,推进大广高速赣定繁忙段扩容改造,实现省级及以上经开区(工业园)至少与1个高速出口连接。到2020年,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600公里,构建“三纵三横六联”为主骨架的高速公路网⑧,实现赣州市域范围2小时、外联周边中心城市4小时交通圈。

⑧“三纵三横六联”高速公路网:三纵:济广高速、宁定高速、大广高速;三横:泉南高速、厦蓉高速、寻全高速(含西延至韶关曲江);六联:南昌至韶关高速(含兴赣高速及北延、绕城高速、康大高速)、广昌至吉安高速(宁都段)、龙南至河源高速、宁定高速定南联络线、寻乌南桥至广东龙川高速、厦蓉高速和济广高速会昌联络线。

建成南方区域性航空枢纽。加快航空体系建设,构筑对接全国性中心城市“2小时航空圈”。完成赣州黄金机场改扩建工程,设立国际航空口岸,实现赣州直飞国内主要城市,开通赣州至港澳台、东南亚及其它经贸往来密切的国际航线,把黄金机场打造成全国有影响力的国际支线机场。新建瑞金支线机场。

提升水运通航能力。推进赣江航道建设,加快建设综合货运码头和旅游客运码头,加快推进赣州港建设,实现赣州至南昌三级通航。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构建城市快速公交系统,打造“公交都市”。规划研究并适时启动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等中大运量公交系统建设,加快推进都市区及城乡公交一体化。

铁路工程:建成昌赣深客运专线及吉永泉铁路,推进鹰瑞梅铁路、渝长厦快速铁路长赣段、赣郴铁路建设,规划研究赣韶铁路复线、赣梅汕客专、始兴至全南至定南至梅州铁路、赣州站与新建赣州西站连接线,升级改造赣州站等火车站。

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兴赣高速及北延至宁都黄陂、宁定及定南联络线、广吉宁都段、大广高速赣定繁忙段扩容改造等高速公路。推进寻全高速西延至韶关曲江、寻乌南桥至广东龙川、厦蓉高速和济广高速会昌联络线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实施厦蓉高速黄金机场、康大高速大余黄龙、大广高速信丰北及南康南互通、厦蓉高速上犹西互通和济广高速长胜至固村连接线、宁定高速青塘至宁都县城连接线等项目,规划研究大广高速南康横市至龙回段西移、井冈山至大余至全南高速、泉南高速石城南至厦蓉高速瑞金东联络线、信丰至南雄高速联络线等项目。

航空工程:完成赣州黄金机场改扩建工程,通航城市达20个以上,旅客吞吐量突破160万人次。新建瑞金4C级支线机场。规划研究并适时启动龙南、宁都、安远、崇义、兴国等通用航空基地机场建设。

航运工程:建设赣州港综合货运码头和上犹、崇义、瑞金、会昌等旅游客运码头,规划研究赣粤运河建设。

城市公共交通工程:完成轨道交通线网、建设规划编制等,并适时启动项目建设。建设中心城区快速公交系统(BRT)60公里,慢行车道140公里,自行车租赁点36个,投放自行车1万辆。建设金岭西路、栎木坑、和谐大道公交枢纽站,水西冶金基地、金辉路、油山路公交首末站,黄金大道公交综合枢纽、章贡王路公交换乘枢纽和赞贤路公交停保场等。新建公交候车亭400座。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