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鲜网购为何这么贵?冷链物流占一半
“消费者从网购渠道购买熟食、水果等当季食品,其中平均将近50%成本是冷链配送的成本。”电商观察人士鲁振旺为记者算帐,自曝行业秘密。而业界也直接表示,这是生鲜食品网购贵价的主因。
市民热衷熟食网购
网购达人李小姐在淘宝上网购了一份已经煮熟了的湖北家乡小龙虾,是今天下单隔天快递到广州,稍加蒸熟便可以摆上桌面大快朵颐,“会有什么问题呢,现在快递很方便。”当被记者问及是否担心熟食在快递过程中会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时,李小姐如是回应。才过两周不到的时间,李小姐又在淘宝的另外一家店上网购了小龙虾。
随着配送链的日渐成熟,熟食网购风行已久,而像李小姐这样热衷于网购的市民并不在少数,世界杯前四日,淘宝上小龙虾的下单量为8329人次,消耗了17.5吨、70万只潜江小龙虾。其中,最热销的麻辣虾球销售超过6500份。淘宝方面的数据显示,世界杯开赛以来,肉质熟食成为最受消费者热捧的东西,在世界杯开赛初期的近半个月内,淘宝上的肉质熟食销量环比增长了94%。
问题:冷链是生鲜电商的“坎”
比熟食网购更“热”的是生鲜电商,这其中“冷链”被认为是一道坎。最新的消息是,“肉业巨头”雨润食品日前宣布进军电商行业,并将投资20亿元进行其自主电商品牌“雨润庄园”的打造。更为具体的是,这20亿元将用于雨润供应链体系的研发、生产、仓储、物流等方面,打造出“从源头到终端”的全程食品安全监控体系,做到“源头有保障,物流速度快,全程有冷链”。
然而,口号虽美,但是究竟冷链的成本占据了电商成本多少,如果配送过程不得当,又会有些什么样的隐患?
成本:冷链支出占售价50%
水果电商“经营不易”,这其中冷链配送是尤为重要的环节。鲁振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售价118元的6斤装马陆葡萄为例,产地上海,除了江浙沪包邮外,其他地区均需要加收20元快递费,也即是这6斤马陆葡萄的总价为138元,而将这6斤葡萄送到购买者手上的快递费为52元。同时为保证葡萄的质量,快递箱中需要有600ml的冰块进行保鲜,再加包装箱,这一部分的费用为10元。
也就是说,售价138元的6斤葡萄总运输成本为62元,约占半数。另一方面,因为这葡萄是从原产地直接配送出去,并不涉及仓储,若将这一部分计入其中,配送成本将会更高。本来生活、顺丰优选等生鲜电商的配送加仓储成本一般占运营成本的20%~25%之间,而樱桃、荔枝等水果对于冷链配送的要求更高,所需要的配送成本也随之提高。
隐患:冰袋融化快 难接省外单
上海顶果网负责人万太平告诉记者,夏季水果的快递成本较之平时要高出10元。万太平分析称,夏季水果存储温度要求较高,远距离配送得冷藏快递,尤其是荔枝、杨梅等一些特别的水果,要用冰袋配送,因此夏季水果快递成本要多出10元一单。一般情况下,每年的6~10月份之间,水果快递对储藏温度要求更高。
万太平表示,为了保障品质减少风险,夏季水果接省外的单都比较慎重,多专注上海地区市场,“出了上海就不能冷藏,只能放冰袋,而冰袋在一天内就会融化。”
资料:物流行业现状
我国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全国每年仅运输途中腐烂变质的水果、蔬菜等食品价值约为700亿元,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浪费。冷链物流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新鲜食品的需求,还能够使食物在运输途中尽量减少损失和浪费。
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产品进入冷链流通在95%以上。而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进入冷链系统的比重只有5%、15%、23%。预计到2015年,我国将初步建成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服务体系,使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0%、30%、36%以上,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分别降至15%、8%、10%以下。
罗兰贝格最新报告预测,受宏观政策和市场需求推动,中国冷链物流行业未来将保持年均25%的高速增长,2017年市场规模将达4700亿元。随着冷链物流建设的推进,将释放出巨大的冷链设备需求。据中冷联盟预测,2013-2015年,我国冷链宅配的复合增速为80%至120%,其中,冷库、冷藏车市场规模为360亿元,设备市场规模为600亿元。
中金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称,受益于城镇化水平提高、生活方式变化、对食品安全重视、食品/物流企业规模化经营等因素,未来国内冷链设备需求有望呈年均15-20%稳健增长趋势。在A股制冷设备相关上市公司中,看好综合性制冷设备龙头、以及在压缩机等核心设备上有优势的企业,质地较好的公司包括汉钟精机、烟台冰轮、大冷股份等,建议投资者关注。
转载自-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