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热点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热点新闻 > 文章详细

国家质检总局对口支援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走笔

编辑:客家新闻网 | 发布时间:2017-01-17 | 访问人数:1749
   “要把会昌人民当亲人,把会昌工作当质检事业。”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曾在对口支援会昌工作中如是说。于是,国家、省、市质检系统上下一条心、工作一盘棋,发挥职能优势,支援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时间见证了变化,付出转化为成果。日前,记者走访了国家质检总局对口援助建设的会昌县洞头乡畲族村等地,生活环境变美了,发展基础更牢了,当地干部群众早已把国家质检总局派出的驻点挂职干部当作了亲戚。“国家质检总局对口支援赣南,真情帮扶会昌,把会昌人民当亲人,把会昌工作当质检事业,值得点赞。”当地干部群众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真情支援当亲人

  国家质检总局在对口支援中,紧扣赣州市六大攻坚战和会昌的发展需求,实施“立足需求,精准支援”计划,出台了《对口支援会昌县行动计划(2016-2017年)》,充分发挥质检工作在提升产业、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集合全系统资源,助力会昌优势产业内涵式发展,推动赣州质检能力全面提升。同时,还启动了“人力资源、产业升级、绿色发展、促市带省”4大帮扶工程,精准实施十三条措施。

  支树平曾对行动计划作出批示:“对口支援会昌要作为大事坚持抓好。会昌县委、县政府所提建议要组织认真论证,凡能支持的一定要全力支持,务必见到实效。”为了推动对口支援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国家质检总局调动了方方面面的力量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工作。

  去年,国家质检总局又选派优秀年轻干部霍伟挂职会昌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副县长,有力推动了对口支援工作的落实。中国检科院对赣州质监事业予以了大力支持,在接纳赣州质检所派员上挂的同时,委派专家指导赣州市筹建国家油茶产品监督检验中心。2015年至今,国家质检总局累计派出34批次500余人次来到赣州,为破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瓶颈、推动对口支援事项落实,进一步创造了条件,夯实了基础,给予会昌干部群众极大的鼓舞。

  “我是一名新会昌老表,工作中不管是分内还是分外的事,不管是协管还是主管的工作,只要有利于会昌事业发展,我都乐于去做、用心去做。”霍伟说,一方面充分利用自己长期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积累的政策和专业优势,积极为会昌发展出主意、想办法。另一方面,按照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不拘于原来的工作领域和业务范围,沉下身子,深入调研,找准问题,把握重点,为国家质检总局和赣州市、会昌县架起“连心桥”,当好振兴发展服务员。

  精准帮扶促脱贫

  “在对口支援上,国家质检总局从精准帮扶出发,多腿走路帮助会昌发展,促进困难群众脱贫致富,赢得了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市质监局局长王业有向记者介绍。

  帮扶做好人才培养。在国家质检总局支持下,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派出调研组到会昌指导完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体系,帮助培养体系发展与运用梯队人才。目前,该体系已在县、乡两级全面推广,实现了全覆盖,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充分认可。协调推动万科集团(江西万科物业)与会昌职业技术学校签订了“精准扶贫,定向招培”合作协议,为会昌职业技术学校应届毕业生的实习、实训和就业等方面搭建了发展平台。同时,实施专业人才培训计划,选派赣州市产检所一名业务骨干到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的科技管理部进修,加快培养赣州质监业务技能型人才。

  帮扶做强新型工业。国家质检总局认监委帮助五丰米粉成功入驻“同线同标同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帮助会昌九二盐业3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办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为江西五丰食品有限公司、会昌红狮水泥有限公司申报江西名牌产品,组织开展“服务工业月”活动,为会昌红狮水泥有限公司等6户重点工业企业提供一对一的帮扶服务,深入企业宣讲降成本、优环境政策措施。

  帮扶做强特色农业。会昌桔柚种植综合标准化示范区、会昌毛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安远县生猪标准化示范区3个第八批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全部通过专家评审,有力地促进了赣南农业标准化进程,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2016年12月28日,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复会昌桔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赣州第9个列入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

  帮扶做大现代服务业。帮扶会昌县洞头乡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省旅发委将洞头乡列入生态文明示范乡,洞头乡畲族村列入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为洞头乡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国家质检总局标准委帮助会昌成功申报国家第二批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项目,会昌汉仙岩创建国家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获批。同时,国家质检总局标准委派出专家到会昌开展生态文明标准化建设工作,促成江西会昌湘江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验收,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

  针对洞头乡脱贫攻坚面临的困难,霍伟带领该乡班子成员赴福建长汀,江西宁都、南城等地考察学习发展特色养殖业,成功引进山地草鸡京粉8号,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联动等方式,吸引带动了一大批贫困户加入,目前养殖规模已达1万羽。同时,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实施工程在洞头乡如火如荼开展,昔日的小山村成了一座畲乡风俗特色小镇,吸引了众多游客到这里休闲旅游。

  援县促市建平台

  “援县促市促省”“立足会昌,辐射赣州”,这是国家质检总局对口支援赣南的实施目标。由此,国家质检总局把平台建设作为支援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重点。

  为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赣州向国家申报设立临时对外开放口岸。对此,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说:“赣州提出申报设立临时对外开放口岸的想法,为质检系统对口扶贫工作打开了思路、拓展了形式、丰富了内容,质检总局将予以大力支持,帮助赣南老区早日脱贫致富。”去年9月,赣州临时对外开放口岸获批设立,成为全国第八个临时对外开放口岸,有效地提升了赣州的发展力与竞争力。

  加快建设赣州国家级检验检测技术研发服务平台。立足推进建设钨与稀土、家具两大千亿产业集群,国家质检总局全力支持钨与稀土、家具两个国检中心建设。国家家具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江西)获颁CNAS、CMA和CAL证书,标志着该中心的检验报告获得国际互认,填补了赣州家具产业链中有产品无检测、有标准无认证的空白。南康家具自此有了身份证、信誉证和品质证,话语权大幅增强,形成了全国实木家具看南康的新格局。

  围绕赣州油茶、新能源汽车等主导产业,我市提出建油茶产品国检中心和新能源汽车材料及零部件产品国检中心。2015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已正式复函赣州市人民政府,同意赣州市新建上述两个国检中心。

  赣州先后开展了2个国家级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6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或试点项目,为赣州企业、行业、产业提质增效升级和品牌建设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会昌县获批第二批国家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赣州经开区获批全国首批标准化服务业试点项目,南康物流、赣县甜叶菊等5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通过考核验收,启动全国综合旅游标准化示范市申报工作。

  在国家质检总局的支持下,目前,赣州市建有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区6个、省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1个,推广农业标准化种植面积逾10万公顷,带动农户30余万户,全市实现了每个县、市都建设有一个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赣南茶油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成为赣州第8个列入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赣南脐橙以668.11亿元的品牌价值,仍高居初级农产品地理标志区域品牌价值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