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热点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热点新闻 > 文章详细

用油茶敲开农民致富门

编辑:中国赣州网 | 发布时间:2015-04-20 | 访问人数:171
    赣南土壤肥沃,气候宜人,自然条件优越,油茶种植历史悠久,茶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茶枯、茶壳也有较高经济价值。种植油茶,是山上富民的好路径。
    近日,记者来到油茶大镇——上犹县社溪镇采访。社溪镇目前有油茶专业合作社1个,龙头企业3个,新植5000亩以上油茶基地3个,万亩油茶低改基地1个,该镇油茶种植面积6万余亩。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拍摄的30分钟油茶专题片就取材于社溪。
    在该镇社陈油茶基地的苗圃里,记到成片的高产油茶苗长势喜人,基地负责人徐和长告诉记者:“当地农户对油茶种植的积极性很高,最近,我们这里的油茶苗每天卖出5万多株,还供不应求。”
    建于2009年的社陈油茶基地是集油茶栽培、种植及繁育、茶油加工销售、技术培训为一体的农业综合开发基地,是赣州目前唯一的民营油茶苗木基地。基地规划建设面积2万亩,目前已种植油茶8500亩,育苗苗圃有30多亩,每年销售油茶苗木的效益就有400万元。同时,社陈油茶基地每年安排当地劳动力就业1600多人,带动了315户农户新植油茶2300多亩,户均年增加收入4000元。
    今年45岁的方绍辉是社溪镇兰田村下屋组村民,他告诉记者,他家祖辈种植油茶,但都是看天结果,因此几十亩老茶树林的产油量很低,每亩只有三四公斤。2013年底,方绍辉看到政府会免费配送高产油茶苗木和有机肥,农技部门还会提供技术指导,他夫妻俩结束外出务工的生活,回家专门护理那片老油茶林。2014年底他家的老油茶林亩产茶油6公斤以上,按每公斤茶油80元的市场价,每亩油茶就比以前增收160多元。如今方绍辉有更大的目标,就是通过土地流转,扩大油茶种植面积。他笑容满面地对记者说:“茶油的好处和作用逐渐被大家知道,按目前的行情,以后摘的不是一般的‘木梓’,而是黄灿灿的‘金子’”。
    社溪镇党委书记郭德帅对记者说,油茶种下后,第3年便可开花,第4年挂果,5年以后可进入一个相当长的高产、稳产时期。镇党委、政府考虑到油茶收益时间长,市场前景广阔,因地制宜,抓住本镇地理优势,让油茶产业成村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在引进发展一些龙头企业的同时,针对一些老的油茶林产量低、品质差的现状,该镇通过对老油茶林进行改造来提高茶油产量。近年来,他们通过组织技术人员专门负责技术指导,免费提供油茶嫁接苗6万余株进行补种,同时与赣州市林科所合作,采取垦复、修剪、施专用肥、开通道路等低改措施,茶油产量得到大幅提高,由原来的年亩产不足5公斤提高到9公斤,农户油茶经济收入提高了近1倍。
    随着国家、省、市一系列鼓励发展的政策文件出台,社溪镇制定油茶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保底价的方式与农户达成收购协议,较好地解决了农户油茶籽销路和资金不足的问题。对按标准化新植的油茶林连片10亩以上的,该镇给予每亩一次性奖补400元;对连片改造低产油茶20亩以上的,给予每亩一次性奖补300元。该镇引进高品质茶苗种子,推行先进科学的育苗技术,结合精准扶贫,培训一批种植大户和贫困户,通过连带作用,带动贫困户参与到油茶种植产业发展中来。社溪镇力争在未来3至5年里,新植油茶2万亩,油茶林低改面积达到4万亩,通过发展油茶产业,大力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让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