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行业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文章详细

政策红利助赣州物流业初长成

编辑:赣南日报 | 发布时间:2019-11-04 | 访问人数:250

每个行业的发展变迁总能在亲历者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记,10月28日,记者来到赣州市交通运输局物流科,采访了自2008年物流科成立以来便从事物流工作至今的陈燕。


赣州市交通运输局物流科工作人员陈燕。 (资料图片)

说起赣州物流业的发展,陈燕的思绪拉回到了2009年,这是她第一次参与全市物流行业的全面调研工作。

“去之前,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印象中的企业都有很多员工,老板只需管理企业。而调研走访一圈下来,我发现我市的物流企业基本上是夫妻档的个体企业,一张桌子、一部电话、一辆三轮车、一辆小四轮就是企业的全部家当,搬运货物、开货车运输、骑三轮车送货都是老板和老板娘的活。晴天走访,看到他们满身都是灰,雨天走访,他们身上溅得都是泥。在货物码放区,货物横七竖八地摆放,蛇皮袋、纸箱、尼龙绳、揉成团的物流信息单据等扔得到处都是。” 陈燕回忆道,“那时候,所有的物流单据都是纸质的,全靠手写,费时费力效率低。在与物流企业老板交流时,我们既感受到他们对这个行业发展的困惑与迷茫,也能感受到他们对这个行业的执着与坚守。”

“政策红利在我市物流业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陈燕深有感触地说,“2009年3月,在大余县调研走访物流企业时,我们获悉国务院颁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当时正在开座谈会,得知这个消息,我们和在座的企业负责人都特别激动,热血沸腾啊,大家都自发地鼓起掌来。我们都有一种预感——物流业发展的春天来了!如何乘势而上,发展赣州物流业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从中央到地方,围绕我市物流发展的政策纷至沓来: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十大体系物质载体建设工作的通知》,涉及物流载体项目19项;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重点提及培育现代物流业,为加快建设物流载体,培育物流企业提供了政策依据;省政府下发《江西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赣州定位为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出台《赣州市规模以上物流企业认定和管理办法》,对扶持壮大物流企业,打造赣州物流品牌具有重大意义;《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明确了依托赣州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加快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和快速通道建设,建成连接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商贸中心;下发《赣州市区域性物流中心发展规划(2013-2030年)》,标志赣州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进入全新时代;《关于在工业园区加快建设物流服务中心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赣州市物流产业集群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相关政策的出台,保障我市物流业又好又快发展,重点引导物流企业向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转型升级。

在步履蹒跚中,我市物流业乘着政策的东风,行业规模、质量得到了长足发展。截至目前,我市工商登记注册的物流企业逾3000家,其中,标准化、规模化的国家A级物流企业78家,初步构建了物流枢纽中心总框架,智能化物流体系初现雏形。

陈燕说,赣州市区的物流集散地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只有赣江路附近的一个点。现如今,我市物流服务呈现出多点开花的良好态势,一港多区的国际物流体系基本建立,公铁海多式联运基本成型。陈燕颇为自豪地向记者举例,集信息交易中心、电商物流、快递分拣中心、仓储中心、零担快运、城市分拨中心、员工之家、汽修汽配、司机之家等物流配套服务中心于一体的赣州综合物流园,目前已入驻100余家大中型物流企业。“互联网+”模式下的赣州综合物流园与传统的物流园相比,更智能、更迅捷。园区通过智能物流系统围绕供应链全过程,连接工厂的货、路上跑的卡车、物流企业、物流中心和仓储,形成“一单到底”,实现全网调度、全网指挥、全网监控。“这在十年前,我们想都不敢想,我市的物流企业能发展到这样的水平。”陈燕感叹道。

对赣州未来的物流业发展,陈燕充满期待:“今年,我市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城市,我希望我们能把物流业发展的基础进一步打扎实,开拓新的物流节点、物流通道。同时,不断优化服务企业的政策措施,为企业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引导企业完善服务,拓展业务的广度和深度,打造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国际化的物流企业。”

(文章来源:赣南日报)